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更新成为国土空间全域范围内持续完善功能、优化布局、提升环境品质、激发经济社会活力的空间治理活动。我国城市更新最早出现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经过多年的实践,城市更新从最初的物质环境层面的改善逐步发展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增进民生福祉的政策工具。本篇文章从城市品质的视角出发,通过完善城市功能,进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品质内涵
本文借鉴“城镇化”内涵,即城镇化包括有形的城镇化和无形的城镇化两大方面,将城市品质理解为有形的城市品质和无形的城市品质。其中,有形的城市品质主要涉及城市质量,表现为城市提供诸如经济功能、交通功能、基础生活服务功能等基础性功能;无形的城市品质主要涉及城市品位,表现为城市提供居民高阶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充分展现城市品质内涵,本文暂从经济品质、设施品质、生态品质、特色品质和文化品质等5个方面评价城市品质。其中,经济品质,主要表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效益;设施品质,是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需求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品质;生态品质,是指城市人群对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的要求;特色品质,是指城市的建筑形态、街道景观、地标建筑等城市外观形象的凸显程度;文化品质,主要是加强对彰显城市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场馆的建设。
二、城市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为构建有机、整体的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在选取能够表征不同城市品质的指标时,应该遵循空间可表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代表性原则等,最为重要的是应选取表征城市品质最具代表性、重要性的指标。
表 1 城市品质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评价的目标、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确定;评价目标、指标的权重值应在0~1之间,各目标权重值之和都为1;评价目标和指标的权重可采用特尔菲法确定,通过对评价目标、指标的权重进行多轮专家打分,并按下列方法计算权重值。
式中:Wi——第i个目标或指标的权重;Eij——专家j对于第i个目标或指标的打分;n——专家总数。
评价指标量化处理。通过无量纲化进行量化处理,使所有的指标分值落在[0,100]之间,从而对城市的品质进行定量化表达。
表 2 城市品质综合评价指标量化标准及对应分值表
城市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运用GIS栅格计算器功能,按照制定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对每个指标层下的栅格数据进行加权叠加运算,从而得到城市经济品质、设施品质、生态品质、特色品质和文化品质的评价结果。最后,依照指标层中各个要素的权重,再次对各结果进行栅格叠加运算,得到城市品质综合评价结果。
三、基于城市品质提升视角的城市更新策略
基于最大化提升城市品质的原则,对接城市品质综合评价,确认待进行城市更新空间的品质短板,确定其品质升级目标。综合待进行城市更新区用地的原本用途、规模布局、周边可依托资源和城市整体功能布局与规划需要,确认城市更新方案,打造相应的城市品质空间。
1、经济导向型品质空间
对于经济品质较差,以提升经济品质为主要需求的城市更新区域,主要可依托城市产业发展状况,打造高端产业品质空间,一方面可鼓励高质量、高产出、高活力的工业产业入驻,另一方面也可推动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从而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此外,通过对城市更新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绿化程度的提升、建筑形象的改善、高污染产业的清退和新能源产业的引进,经济导向型品质空间的打造对城市生态品质、设施品质、特色品质等也存在附加提升的作用。
2、设施导向型品质空间
对于亟需提升设施品质的城市更新区域,可结合地块原有用途,针对性地进行城市生活品质空间的打造。例如,对建筑密度高、容积率低、基础设施配备简陋的居民点进行微改造,在原本的低效居住用地上重建基础生活设施配备完善、绿化率高、建筑外形相对美观的社区花园,提升了相应城市空间的设施品质,同时也使城市生态品质和特色品质有所提高;此外,通过在城市更新区域新建服务于居民基本日常生活的各类基础设施,如医疗设施、基础教育设施、交通设施、商业购物设施等,也可以认为其对城市经济品质、特色品质和文化品质都有附加提升作用。
3、生态导向型品质空间
针对生态品质相对缺失的城市更新区域,可结合地块原有用途和周围可依托资源,结合全面清理、生态修复的手段,打造不同的城市绿色生态品质生态空间。此外,绿色生态品质空间的建设对提升城市特色品质、文化品质也有一定的附加作用。
4、文化导向型品质空间
针对文化品质相对缺失的城市更新区域,可结合周边缺失的文化设施,进行文化导向型的品质空间设计。例如,完善科研教育类设施,使人们在各类文化教育活动中获得知识和信息;建设各类文化休闲娱设施和康体设施,使人们从丰富的文娱活动中获得娱乐休闲体验;依托城市更新区域的历史人文遗迹、资源、民俗风情等开发历史文化街区等,使人们在观光休憩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满足审美和精神需要。
四、结语
本篇文章主要是在开展《龙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相关专题——《龙门县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潜力与国土空间供给策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长江经济带城市品质报告》内容,更新部分城市品质评价指标,计算城市品质存在的短板,以“问题导向”为主线,探索城市更新区域提升策略,进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篇文章只是基于城市品质视角的一次宏观性的思考,有待于进一步从微观层面深入实操研究。